外观
函数(一)
函数是设计好的,可重复使用的,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。
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,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。你已经知道 Python 提供了许多内建函数,比如 print()
。但你也可以自己创建函数,这被叫做用户自定义函数。
本例中知识比较多,如果采用文字讲解将涉及大量没有太大意义的晦涩的专业术语。因此,我们还是通过摘抄菜鸟教程的示例,用大量的代码块引导大家自行从中总结规律。
定义一个函数
还是先放出总体的概念,不求理解,你只需要阅读后查看下面的示例即可。
你可以定义一个实现自己想要功能的函数,以下是简单的规则:
- 函数代码块以
def
关键词开头,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()
- 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
- 函数内容以冒号
:
起始,并且缩进 return
结束函数,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(没有return
的函数默认返回None
)

例01 一个简单的函数
使用函数来输出 'Hello World!'
:
运行代码
def hello_1() :
print('Hello World!')
hello_1() # 输出:Hello World!
前两行语句,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 hello_1
,并在第四行通过 hello_1()
的形式调用它。
调用函数时,Python 会执行我们定义的函数内容(即第2行),因此本例的运行结果等效于执行第2行的语句。
例02 带返回值的函数
更多的时候,我们并不希望一个函数直接完成输出功能,而希望它通过 return
语句将值返回回来,以便程序保存该结果并进一步处理。
运行代码
def hello_2() :
return 'Hello World!'
print(hello_2()) # 输出:Hello World!
result = hello_2() # 自然也可以将返回值存入变量
print(result) # 输出:Hello World!
例03 带参数函数
运行代码
def max(a, b):
if a > b:
return a
else:
return b
print(max(2, 1)) # 输出:2
a = 4
b = 5
print(max(a, b)) # 输出:5
本例中,函数max
接受两个参数a
与b
,并通过比较返回两者中的较大值。、
这里我们要对形式参数(形参)和实际参数(实参)做一个介绍:
- 形式参数:在定义函数或过程的时候命名的参数,通俗讲就是一个记号。形式参数一定要使用变量来存储。注意:形式参数只对这个函数内部有效,函数外部是无法调用形式参数的!
- 实际参数:在程序执行中调用函数时,传递给函数的参数,通俗讲就是实际值。实际参数可能是定量(如第七行的
1
和2
)或变量(如第十一行的a
与b
)
当然,在更多的时候,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的名称不会一一对应,这完全不影响程序的运行。
运行代码
def max(x, y):
if x > y:
return x
else:
return y
a = 4
b = 5
print(max(a, b)) # 输出:5
相关信息
实际上 Python 内置了用于判断多个对象最大值的 max()
函数,此处为方便说明而自定义一份。
形式参数的定义方式和实际参数的传递方式有着五花八门的方式,你将在下例中见识到。
例04 关键字参数
运行代码
def output(a, b):
print(a, b)
output(a=2, b=3) # 输出:2 3
output(b=2, a=3) # 输出:3 2
在传递参数时,我们可以在实际参数前面加上形式参数的名称,以使得代码更加直观和严谨。同时,由于指定了形式参数的名称,因此传递的顺序不再重要,我们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参数的传递。
“普通方式”和“关键字方式”两种参数传递方式可以混合使用:
运行代码
def output(a, b, c):
print(a, b, c)
output(1, 2, 3) # 输出:1 2 3
output(1, b=2, c=3) # 输出:1 2 3
output(1, c=2, b=3) # 输出:1 3 2
output(b=1, c=2, a=3) # 输出:3 1 2
对于上例的第5-6行:如果混用关键字参数和普通参数,普通参数必须在前。运行下面的代码会报错:
def output(a, b, c):
print(a, b, c)
output(1, c=2, 3) # 报错SyntaxError:如果混用关键字参数和普通参数,必须普通参数在前
例05 默认参数
对于一个定义冗长的变量,许多时候会出现绝大多数的用户始终“为一个形式参数传递同样的实际参数”的情况。
因此,Python 允许我们为形式参数指定默认值:
运行代码
def output(name='小明'):
print('Hello,', name)
output('小红') # 输出:Hello, 小红
output(name='异想之旅') # 输出:Hello, 异想之旅
output() # 输出:Hello, 小明
需要注意的是,在定义时,带默认值的参数必须放在普通参数的后面:
运行代码
def output(name, lang='chinese'):
if lang == 'chinese':
print('你好,' + name)
else:
print('Hello, ' + name)
output('小红', 'english') # 输出:Hello, 小红
output('小红') # 输出:你好,小红
output(name='异想之旅', lang='chinese') # 输出:你好,异想之旅
版权所有
版权归属:异想之旅 | YuzhenQin | 程家麒